(資料圖片)
喧鬧近一個月的官廳水庫,漸漸恢復了寧靜,共有約5.1萬只候鳥在此落腳又南下。這個京西北最大的“候鳥機場”,也告別了今年秋冬的候鳥遷徙季。
“進入初冬,官廳水庫夜間的氣溫在零下8攝氏度左右,水庫邊緣開始結冰。尤其是12月初,鳥兒加快了南下的速度。7日,我們撤離了官廳水庫。”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說,過去1個半月,巡護隊員們一直駐守官廳,記錄下候鳥歸來復離去的過程。
今年,約有5.1萬只候鳥光臨官廳水庫,數量基本與往年持平,主要分為游禽、涉禽兩大類。其中,常見的游禽有綠頭鴨、赤麻鴨、羅紋鴨、潛鴨、鴻雁、豆雁、白額雁、灰雁、大天鵝等;涉禽則包括黑鸛、灰鶴、白枕鶴等。
今年天氣暖和,遷徙的鳥兒流量穩定,不疾不徐,遷徙高峰期也比往年延長了3到5天。最熱鬧的時候,官廳水庫如同一座忙碌的機場,先走的往往是灰鶴,然后是雁鴨類,天鵝則擺出謙讓的姿態,等水面上鳥兒少了,“跑道”相對空閑,它們才踩水、騰空,優雅飛離。鳥兒們騰空之后,一時間隊形會有些凌亂,它們選擇在庫區上空盤旋一陣子,等一等掉隊的伙伴,然后找準一陣上升氣流,一起向西南或正南方向遷徙。
候鳥巡護工作艱辛而富有詩意。李理拍攝的視頻中,湛藍的天空映襯一群候鳥,非常壯觀。各種雁鴨類忙著呼喚隊友和家人,大天鵝穿行其間。最難忘的是清晨和傍晚,紅日躍出云海,白月升上青空,鳥群穿梭,鳴叫聲此起彼伏。
目前,官廳水庫仍有約500只灰鶴。李理推斷,它們之中有一部分還要南下,也會有新的灰鶴飛來,與現有灰鶴合群并在京越冬,預判今年的越冬灰鶴將達到500到800只。水庫周邊的灘涂、莊稼地里食物不少,鳥類沒有凍餒之虞。
今年,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在官廳水庫的6大區域,架設安裝了紅外線監測相機,主要作用是監測盜獵現象。“我們撤離時,也把紅外線監測相機帶走了。”李理說,經對視頻資料的查找,他們沒有發現一起盜獵或其他破壞候鳥遷徙的現象,“這說明庫區非常安全。”
這是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第22年巡護候鳥。結束了今年秋冬的候鳥監測,隊員們的工作重點將轉向日常巡護。
(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供圖)
責任編輯:Rex_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