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升級改造后的新急診科場地正式啟用。新急診場地開放床位80余張,其中急診ICU床位14張,搶救床位22張,搶救和監護床位接近總床位50%,建成了覆蓋院前急救、院內急診和危重癥監護治療的三位一體的急診急救大平臺。
在該院新急診場地,記者看到了院前急救、急診門診、發熱門診、搶救室、EICU(急診重癥監護室)、留觀室、急診負壓手術室、胸痛/卒中中心、急診病房等單元。急診科還新增了專門的“綠色通道處置室”,為胸痛、卒中、創傷等綠色通道患者提供了專用的急診專科救治場所。

據介紹,廣東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年急診量近20萬人次。先進的搶救設備,能夠及時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為進一步救治創造條件。該院新急診場地配備了各式有創、無創呼吸機、心電監護儀、血流動力學監測儀、腦電監測、腦氧檢測、床旁超聲、移動超聲、體外膜氧合(ECMO)、分析連續腎替代治療(CRRT)機、急診胃鏡等先進的急救設備。急診科還完善自動化物流系統,不但可以將藥品快速精準送到患者手中,還可以通過氣道傳輸將各種待檢驗標本直接送達檢驗科。
進入5G時代,廣東省人民醫院利用先進技術,讓院前急救更高效。該院120救護車經過改造搭載了5G專網設備及院前移動終端,利用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可將患者的影像、生命體征、隨車醫護人員記錄的病情信息等大量生命信息實時傳回院內。急診醫生可以遠程指導救治并提前制定搶救方案,使危重患者救治關口前移到120救護車上,患者上了救護車就如同進入了急診室。
“對醫院急診進行醫療流程和環境改造,是整個省醫流程再造的重點工程。”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余學清介紹,該院原來的急診室空間窄小,環境差,患者就醫體驗不好。同時,發熱門診、搶救室等的設置不太合理,影響了急診學科的發展和提升。
余學清介紹,目前該院還在持續開展整體流程再造,圍繞服務患者、服務臨床目標,不斷優化診療流程,改善就診環境,建立現代化的優質就醫環境。
此外,廣東省人民醫院將逐步打造創傷急救救治中心和平臺,建設更為完善的創傷急救應急體系,推動該院在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急危重癥學科建設、急診醫學研究所構建、急診醫學師資隊伍和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責任編輯:Rex_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