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具有挑戰和機遇的一年后,在2021年,阿里巴巴繼續試探以及拓展邊界。從阿里最新發布的202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可以看出,對比以往,阿里弱化了一些數據的展示,但新業務的快速成長,也讓阿里有了更多可以展現的亮點。
不過,考慮到今年二季度有618購物節的加成,阿里整體的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在戰略“虧損”投入的當下,阿里正在蓄力,但還要跑得再快一些。
電商依舊頂梁柱 菜鳥上升本地生活“向下”
電商起家,20多年逐漸成長為現在的阿里數字經濟體,從云計算、大文娛再到本地生活,阿里已經不再是傳統的電商平臺。不過,從財報數據來看,當下,核心電商業務依舊是整個阿里的頂梁柱。
財報數據顯示,第一財季,阿里巴巴核心商業收入為1802億元,同比增長35%,占總收入比例為87%。而今年的618,阿里巴巴也是加大投入,無論是在營銷造勢上,還是在玩法上,都持續發力。數據顯示,今年618,大約25萬商家和品牌參與,對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共推出超過100萬款商品。
不過,正是因為有618的加成,導致阿里巴巴該季度的營收看起來并不怎么亮眼。第一財季,阿里巴巴第一財季營收為2057.40億元(約合318.65億美元),同比增長34%。若不考慮合并高鑫零售的影響,收入同比增長22%。
對于阿里營收增長上的表現,其實早在4月份就已經可以預料到。此前,阿里巴巴曾宣布推出一系列降低門檻減免費用的舉措,包括生意參謀免費、降低運費險等,為商家創造更好的平臺經營環境,降低創新成本、提高經營效率。
而從財報中公開的數據還能夠看出,相對比較本地生活業務,菜鳥的表現更為突出,營收占比分別為4%和6%。對比之下,去年兩者的收入占比還處于持平的狀態。
數據顯示,剔除與阿里巴巴集團關聯交易收入后,菜鳥本季度外部收入116.01億元,同比增長50%,菜鳥裹裹訂單量同比增長63%。本地生活的營收則為87.57億元,增速僅為23%,在各項業務中處于較低的水平。
另外,在阿里的主業務中,阿里云本季度表現也可圈可點,收入同比增長至160.51億元人民幣,并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經調整EBITA為3.4億元人民幣。只是,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阿里云,在以后也將會遇到更大的挑戰。
在財報中,阿里透露,來自互聯網行業的某頭部客戶的收入減少。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阿里高管也表示了對與云業務未來的擔憂,稱云業務受到在線教育行業整改的影響,未來可能會出現一些坎坷。
戰略投資虧損上百億 阿里換來了什么
有沒有一勞永逸的生意?目前來看有,但絕對不屬于互聯網公司。對于阿里來說,電商業務是102年的主發動機,但是還需要更多新鮮動力,才能跑得更快更穩,從而不會掉隊。
上季度,因為罰款的原因,阿里錄得虧損,本季度阿里扭虧,但是利潤卻迎來了下滑。財報數據顯示,阿里巴巴第一財季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451.41億元,同比減少了5%。同時,經營利潤為308.47億元,同比下降11%。經調整EBITDA為486.28億元,同比下降5%。
對于大部分公司來說,利潤下滑都不是一件好事。不過,考慮到阿里的戰略投入,以及當前的轉型尋找新增長點,利潤下滑似乎也只會是暫時的。此前,在2021財年結束時,阿里巴巴集團曾宣布,“計劃將2022財年所有增量利潤及額外資本用于支持平臺商家,以及投資于新業務和關鍵戰略領域。”
本季度,阿里巴巴戰略投資虧損139億元,主要用于淘寶特價版、社區團購等業務。而從目前的數據上來看,來自下沉市場以及年輕用戶的增長,或許是當前阿里最大的收獲。
數據顯示,淘特通過與原產地制造商直接合作,設計和生產擁有更高品質與性價比的產品,在下沉市場更受歡迎,年度活躍消費者增長至超1.9億。對比之下,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2個月,淘寶特價版年度活躍消費者1億。同時,閑魚作為年輕用戶的平臺,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閑置、租賃、復古產品,本季度移動月活躍用戶也超過了1億的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此次在用戶數上并沒有像以往那么公開,更多的是強調全球市場以及所有業務線。在財報中,阿里表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季度,阿里巴巴生態體系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了11.8億,較上一季度增加4500萬,其中有9.12億消費者來自中國市場。在這之中,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8.28億。但是,這一數字則被“隱藏”在了注釋中。
開放互聯 很快就可以在微信里逛淘寶了
此前,關于阿里和騰訊合作開放互聯的消息引發了業內的熱議。不過,直到現在,雙方的開放合作都沒有具體的落地。有意思的是,在這次看似確定的開放合作中,阿里的主動性更強一些。
早在今年三月份,阿里巴巴副總裁、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就表示,幫助商家更好成長,滿足不同消費者的習慣一直是淘寶特價版的初心和使命。淘寶特價版希望和能夠和騰訊合作,也尋求最好的合作方式。申請流程已經向騰訊相關部門發起,目前還沒有通過審核。
之后,在4月份,閑魚也向微信提交了小程序申請。通過后,平臺將支持用戶在小程序內購買閑置物品、在用戶間分享鏈接,提升購物分享體驗。
在此次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阿里CEO張勇再次談到了開放互聯。他認為互聯網顧名思義就應該互聯,這是互聯網的初心,而且開放也是互聯網公司和數字生態的共同建設基礎。相信平臺之間大的循環,無論是用戶之間的循環還是信息數據的循環,一定能帶來社會價值,相信互聯互通能夠更大程度上釋放互聯網時代的紅利。
對于阿里來說,在與拼多多、京東的競爭之下,進一步的開放互聯只會是利大于弊,并且有利于推動整個零售生態圈的循環。未來,財報上才會有更為亮眼的數據,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中規中矩,很難引起投資者的興奮點。所以,阿里給外界的感覺也是很急切,也更愿意在公開場合談論相關的話題。
從商家的角度來看,如果開放合作,解除對外鏈的屏蔽,勢必可以降低流量費用以及經營成本。多了微信這樣一個渠道,拓展性和經營效率的提升都將十分明顯。而在消費端同樣如此,降低了時間和轉換成本,多樣化支付工具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現在,阿里的態度已經十分明顯,但騰訊似乎還是在考量。總的來看,這是一場雙贏的合作,雖然獲益不均,但在大局下,還是要放下“前嫌”。
責任編輯:Rex_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