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rada集團宣布,自2020春夏女裝系列開始,集團品牌的設計及新品中將不再使用動物皮草。細數近年來,從Gucci、Jimmy Choo到CalvinKlein、Burberry、零售商Selfridges和電商Net-a-Porter等多達幾十個品牌紛紛加入反皮草大軍,甚至歐美一些城市已立法禁止銷售皮草新品,Burberry CEO Marco Gobbetti 表示:“現代奢華意味著注重社會責任感和環保。”如何更好的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是全球時尚圈一直在探討的課題。
各大品牌推出多舉措助力可持續發展
喜歡購買新款衣服的小張將一袋過季的舊衣服送到家附近H&M門店,這一袋舊衣服會被送到最近的回收工廠,被人工分類合理處理。送去舊衣物,小張得到了一張優惠券,又可以購買當季的潮流單品。對于更多像小張一樣的年輕消費者來說,參與舊衣回收既滿足了自己的購物欲,能頻繁的更新衣柜跟上潮流,又能為環保事業出一份力,這是一種全新的時髦生活方式。據了解,以H&M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在2017年通過舊衣回收計劃回收了17771噸紡織品,其中中國市場回收超過482噸。
如今,時尚行業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逐漸加深,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行業趨勢。Adidas承諾2024年前在倉庫、零售店及配送中心只使用回收塑料。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杯上,60%的球衣是用回收塑料做的。各大時尚集團和品牌針對可持續發展采取了諸多措施,通過評估面料供應商、取消危險化學品、節能減排、推廣綠色包裝等方式來踐行可持續發展策略。
業內人士認為,踐行環保和可持續理念的意義不僅僅是品牌向消費者表明其社會責任感,可持續理念已經成為時尚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麥肯錫發布的《2018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日益重要的課程,循環經濟將逐漸嵌入到整個價值鏈中。
年輕一代成推動可持續發展主力軍
“又有大牌宣布要放棄使用皮草了,真贊!”正在國外留學的王同學通過Instagram這一社交媒體給自己喜歡的品牌動態點贊。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社交媒體接收流行趨勢和時尚資訊,而皮毛作為原材料在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上并不受歡迎,主力消費群體的意識已經開始轉變。時尚品牌也開始意識到,比設計上好看、奢華更重要的是,在社會問題的價值觀上保持與消費者的一致,為了拉攏年輕消費群體,他們做出“妥協”與創新。
的確,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消費者的需求逐漸發生著變化,年輕一代消費者,不僅熱衷新潮,還希望衣服的面料能更加舒適和天然,穿得持久一些。據咨詢公司歐睿國際的調查數據顯示, 2016年,超過14%的美國消費者希望尋求天然材料的服裝、配飾產品,較2015年的12.9%再有上升;消費者尋求可回收循環利用服裝的意愿有2%的提升,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千禧一代,他們比其他年齡段的消費者更追求可持續性產品。不難發現,年輕一代在推動可持續時尚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消費者的新需求也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可持續時尚或成中國市場新機遇
回看中國市場,麥肯錫與BoF時裝商業評論聯合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將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時尚市場。中國市場雖占據了重要地位,但品牌在可持續時尚中的參與度則顯得不足,在創新的商品模式上也略顯單薄。
即便如此,一些國際時尚集團卻看好中國市場。2017年,開云集團面向中國正式推出環境損益表中文版和首個微信小程序,2018年首度攜手上海時裝周打造“創新奢侈品實驗室”,這意味著中國可持續時尚機遇廣闊,并作為重要的消費市場受到歐美奢侈品牌的關注。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張慶輝表示,目前可持續的時尚已成為國際時尚界的熱點話題,通過可持續的設計、可持續的生產制造,可持續的消費,共同構建一個對生態友好的可持續時尚,是未來中國時尚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消費升級的今天,不管是順應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需求,還是順應當下的潮流趨勢,全球的時尚品牌都在趕乘這趟“可持續時尚”的快車,中國可持續時尚已經起步,時尚產業或許也正面臨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Rex_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