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定于2023年8月23日召開2023年第77次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屆時將審議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旗科技”)的首發申請。
公司深耕智能產品ODM行業,形成了涵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AIoT產品的智能產品布局。
龍旗科技擬在上交所主板募集資金180,000.00萬元,用于惠州智能硬件制造項目、南昌智能硬件制造中心改擴建項目、上海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龍旗科技的保薦人(主承銷商)是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保薦代表人是張信、劉駿。
據浙江新聞報道指出,2018年1月被當時的創業板發審委第一家當堂否決的公司龍旗科技,選擇在2023年開年的時候從原地爬起來,再闖資本市場。
據龍旗科技2023年8月15日披露的最新招股書,2020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642,099.15萬元、2,459,581.75萬元、2,934,315.15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532,998.81萬元、2,991,380.77萬元、3,600,820.10萬元。
以上同期,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9,881.88萬元、54,784.14萬元、56,070.99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9,770.23萬元、54,702.51萬元、56,049.8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1,650.78萬元、36,615.66萬元、50,105.20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0,723.73萬元、126,217.42萬元、147,098.86萬元。
2023年1-6月,龍旗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79,956.19萬元,同比下降29.34%;凈利潤為33,379.35萬元,同比增長34.8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413.51萬元,同比增長35.0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373.73萬元,同比增長29.5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0,792.84萬元,上年同期為69,919.86萬元。
龍旗科技在2021年度和2022年度分別進行現金分紅10,000.00萬元、45,505.27萬元,合計55,505.27萬元。
2022年末龍旗科技員工人數同比減少557人。2020年末-2022年末,龍旗科技員工人數分別為9,960人、11,487人、10,930人。
2020年-2022年,龍旗科技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5.05%、25.35%、21.76%。
2020年-2022年,龍旗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84,655.94萬元、106,965.84萬元、150,783.39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16%、4.35%、5.14%,同行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4.56%、4.31%、4.50%。
2020年末-2022年末,龍旗科技資產總額分別為1,297,684.60萬元、1,488,595.02萬元和1,450,933.66萬元。從資產結構來看,公司資產以流動資產為主。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86.15%、84.65%和77.77%。
2020年末-2022年末,龍旗科技負債總額分別為1,147,808.85萬元、1,193,917.32萬元和1,135,397.33萬元,負債總額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從負債結構來看,公司負債以流動負債為主,與資產結構相匹配。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2.39%、98.90%和93.64%。
2020年末-2022年末,龍旗科技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88.45%、80.20%和78.25%,流動比率分別為1.05、1.07和1.06,速動比率分別為0.88、0.91和0.95。以上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合并)均值分別為59.52%、60.51%、59.92%,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為1.33、1.27、1.24,速動比率均值分別為0.99、0.92、0.83。
截至2023年6月30日,龍旗科技資產總額為1,472,658.60萬元,負債總額為1,119,080.86萬元。據此計算,資產負債率為75.99%。
據龍旗科技招股書,2015年,小米成為公司關聯方。本次發行前,天津金米持有龍旗科技股份9.13%,蘇州順為持股8.18%。天津金米、蘇州順為的實際控制人均為雷軍。2020年-2022年,小米及其關聯方始終為龍旗科技的第一大客戶。2020年-2022年,龍旗科技向小米的關聯銷售金額分別為689,103.31萬元、1,418,310.81萬元和1,335,712.7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96%、57.66%和45.52%,金額及占比均較高。2023年1-6月,公司向小米的銷售收入占比降低至37.83%。報告期內,公司向小米銷售的毛利率分別為8.24%、7.10%和7.24%,2023年1-6月上升至8.67%。2020年-2022年,龍旗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8.24%、7.55%和8.50%。
擬上交所主板募資18億元
公司深耕智能產品ODM行業,形成了涵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AIoT產品的智能產品布局。
龍旗科技的控股股東為昆山龍旗,實際控制人為杜軍紅。杜軍紅系昆山龍旗執行事務合伙人上海芯禾的實際控制人并直接持有昆山龍旗52.95%的財產份額,同時系昆山龍飛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并持有昆山龍飛99%的財產份額,因此通過控制昆山龍旗和昆山龍飛控制龍旗科技34.97%的股份。
葛振綱及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昆山旗云均系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杜軍紅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44.20%的表決權(其中通過控股股東昆山龍旗控制發行人23.65%的表決權、通過昆山龍飛控制發行人11.32%的表決權,根據《一致行動協議》葛振綱及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昆山旗云合計持有的發行人9.23%的表決權與杜軍紅保持一致行動),葛振綱作為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在董事會上亦與杜軍紅保持一致意見,進一步鞏固了杜軍紅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地位。
杜軍紅,男,1973年出生,中國國籍,擁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權。2015年5月至今任龍旗科技董事長。
龍旗科技擬在上交所主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7,148.7625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不超過15%;擬募集資金180,000.00萬元,用于惠州智能硬件制造項目、南昌智能硬件制造中心改擴建項目、上海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
龍旗科技的保薦人(主承銷商)是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保薦代表人是張信、劉駿。
今年上半年營收降29%凈利增35%
2020年-2022年,龍旗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642,099.15萬元、2,459,581.75萬元、2,934,315.15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532,998.81萬元、2,991,380.77萬元、3,600,820.10萬元。
以上同期,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9,881.88萬元、54,784.14萬元、56,070.99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9,770.23萬元、54,702.51萬元、56,049.8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1,650.78萬元、36,615.66萬元、50,105.20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0,723.73萬元、126,217.42萬元、147,098.86萬元。
2023年1-6月,龍旗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79,956.19萬元,同比下降29.34%;凈利潤為33,379.35萬元,同比增長34.8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413.51萬元,同比增長35.0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373.73萬元,同比增長29.5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0,792.84萬元,上年同期為69,919.86萬元。
龍旗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2023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9.34%,主要系智能手機市場下滑和去年上半年基數較高所致。2023年1-6月,公司凈利潤同比上升34.81%,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采購成本下降、匯率發生有利變化、公司運營效率提升以及公司確認了一定金額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023年上半年,公司參股公司美芯晟(688458.SH)、南芯科技(688484.SH)實現上市,公允價值上升較多,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有一定積極影響;而2022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3,766.08萬元,上下半年均為負數。
2年分紅5.6億元
龍旗科技在2021年度和2022年度分別進行現金分紅10,000.00萬元、45,505.27萬元,合計55,505.27萬元。
龍旗科技報告期內股利分配情況如下:
龍旗科技于2021年4月30日召開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審議公司的議案》,公司以截至2021年4月9日總股本372,673,913股為基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68元(含稅),擬分配現金股利100,000,000.00元。
龍旗科技于2022年4月20日召開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2021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公司以截至2021年12月31日總股本405,096,544股為基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00元(含稅),擬分配現金股利162,038,617.60元。
龍旗科技于2022年11月1日召開2022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2022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公司以截至2022年6月30日總股本405,096,544股為基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23元(含稅),擬分配現金股利293,014,032.81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上述利潤分配方案均已實施完畢。
2022年末員工人數減少557人
2022年末龍旗科技員工人數同比減少557人。
2020年末-2022年末,龍旗科技員工人數分別為9,960人、11,487人、10,930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員工的專業結構如下:研發與技術類2,976人,占比27.23%;生產類7,234人,占比66.18%;銷售類64人,占比0.59%;綜合職能類656人,占比6.00%。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勞務派遣人員數量分別為2,853人、350人和513人,占各期末勞動用工總人數比例分別為22.27%、2.96%和4.48%。
據龍旗科技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業務規模發展速度較快,公司勞動用工需求不斷加大,因生產臨時性、輔助性需要,公司存在使用勞務派遣用工的情況,且部分期間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占用工總人數的比例超過《勞務派遣暫行規定》規定的上限10%。經過規范與整改,公司勞務派遣用工比例已降至10%以下。鑒于公司勞動用工人數較多,若公司在今后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無法持續有效控制勞務派遣用工人數的占比,則公司勞動用工的合法合規性將會產生瑕疵,公司可能面臨被勞動用工有權機關處罰的風險。
此外,受到公司一線生產人員數量較多且流動性相對較大、公司未及時履行繳交義務以及部分一線生產人員出于自身原因不愿繳納住房公積金等因素影響,報告期內,公司存在沒有及時為部分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沒有為部分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情形。目前,公司已調整人事管理政策,針對上述不規范情形積極整改,為員工及時繳交社會保險。若未來仍存在勞動用工不合規的情形,公司可能因此被相關主管部門要求補繳或被處罰,進而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2023年6月末資產負債率76%
2020年末-2022年末,龍旗科技資產總額分別為1,297,684.60萬元、1,488,595.02萬元和1,450,933.66萬元。從資產結構來看,公司資產以流動資產為主。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86.15%、84.65%和77.77%。
2020年末-2022年末,龍旗科技負債總額分別為1,147,808.85萬元、1,193,917.32萬元和1,135,397.33萬元,負債總額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從負債結構來看,公司負債以流動負債為主,與資產結構相匹配。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2.39%、98.90%和93.64%。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88.45%、80.20%和78.25%,流動比率分別為1.05、1.07和1.06,速動比率分別為0.88、0.91和0.95。
以上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合并)均值分別為59.52%、60.51%、59.92%,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為1.33、1.27、1.24,速動比率均值分別為0.99、0.92、0.83。
據龍旗科技招股書,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受限于融資渠道單一,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相對較低。如果未來因市場環境的變化導致公司的貨款未能及時收回,或供應商對公司的信用政策發生不利變化,公司短期支付能力將面臨較大壓力,存在一定的償債及流動性風險。
截至2023年6月30日,龍旗科技資產總額為1,472,658.60萬元,負債總額為1,119,080.86萬元。據此計算,資產負債率為75.99%。
與小米關聯交易占比較高
據龍旗科技招股書,小米成為公司關聯方的時間為2015年。2015年3月,天津金米、蘇州順為向公司增資9,000萬元,占增資后總股本的20%,對應增資后公司估值為4.5億元人民幣。天津金米、蘇州順為的實際控制人均為雷軍。本次發行前,天津金米持有龍旗科技股份9.13%,蘇州順為持股8.18%。2020年-2022年,小米及其關聯方始終為龍旗科技的第一大客戶。
2020年-2022年,龍旗科技向小米的關聯銷售金額分別為689,103.31萬元、1,418,310.81萬元和1,335,712.7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96%、57.66%和45.52%,金額及占比均較高。
龍旗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報告期內,公司成功開拓三星電子、OPPO、中國聯通、榮耀、vivo、中郵通信、中國移動等頭部品牌商客戶,客戶結構進一步均衡優化。2023年1-6月,公司向小米的銷售收入占比降低至37.83%。鑒于公司與小米仍有一定數量的在合作項目,會持續出貨并產生收入,同時公司還將與競爭對手持續競爭爭取小米后續項目的合作,預計雙方之間的關聯交易將會持續發生。但若小米未來經營情況或采購策略發生變化,進而導致向公司的采購金額顯著下降,公司的業務和經營業績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向小米銷售的毛利率分別為8.24%、7.10%和7.24%,2023年1-6月上升至8.67%。2020年-2022年,龍旗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8.24%、7.55%和8.50%。
龍旗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向小米銷售的毛利率與公司整體毛利率的變動趨勢基本一致,具體年份的變動幅度有所差異,主要受到當年出貨主力機型毛利率情況的影響,具有合理性。如果未來向小米銷售的毛利率顯著下降,則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將受到一定的不利影響。
浙江新聞:曾是2018年首家上會被否公司
據浙江新聞報道,2018年1月被當時的創業板發審委第一家當堂否決的公司龍旗科技,選擇在2023年開年的時候從原地爬起來,再闖資本市場。
龍旗科技的實控人杜軍紅,進入小米“朋友圈”的時間已經很久了。
2014年,小米旗下的天津金米與順為資本入股龍旗科技,持股20%,緊接著龍旗科技就在次年也就是2015年向創業板發起了首次沖擊。與此同時,杜軍紅和小米系“一起玩”的項目還有創米數聯與素士科技,這兩家公司剛剛在2022年從創業板IPO隊列中主動撤退,創米數聯更是曾經作為龍旗科技的子公司一同被“打包”進了龍旗科技2015年與2017年的招股書。
除了一起做投資之外,與石頭科技、趣睡科技、九號公司等“小米系”企業一樣,龍旗科技的大客戶名單里同樣有小米,占比還不低。在2018年龍旗科技被否的相關發審委結果公告里,就提到了小米在成為公司關聯方后與公司的關聯交易逐年增長,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是否符合小米公司出具的“本公司及本公司控制的其他企業將盡量避免、減少與股份公司之間產生不必要的交易事項”的承諾。
在本次申報的報告期內,也就是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小米同樣一直位居龍旗科技前五大客戶之列,銷售額、占比有增無減。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龍旗科技分別實現對小米及其關聯方的銷售收入12.49億元、68.91億元、141.83億元與75.20億元,占同期營收比重分別為12.52%、41.96%、57.66%與49.20%。而從此前的“小米系”企業上市前經歷的問詢來看,“是否對小米集團存在嚴重依賴”都是監管反復問詢的重點。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