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蔚來法務”在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蔚來對抖音賬號“小牛說車”持有人顧宇波提起的訴訟已獲法院正式立案。這也是蔚來向自媒體提起的又一起訴訟。
企業和自媒體對簿公堂的行為,并不算多見。作為知名的造車新勢力之一,蔚來的這一做法自然引發了不少的關注。目前,此案已進入立案階段,具體后續會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但很顯然,此事已然再次提醒,自媒體和企業在“互動”上可能面臨的新情況。
無獨有偶,近期小鵬、理想、零跑等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法務部均開通了微博。而早在今年3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旗下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CB20)及成員單位一致決議,共同發起“關于抵制汽車行業網絡水軍的聯合倡議”。具體內容包括不參與、不雇傭網絡水軍進行任何負面評論灌水、惡意抹黑的行為等。公開報道顯示,一汽、蔚來等在內的14家車企成為聯合倡議企業。
這次被蔚來起訴的“小牛說車”的相關行為,是不是能夠被定性為“水軍”、“惡意抹黑”,當然只能由法律來給出裁決。但結合種種情況來看,這種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爭議”的高姿態,或代表的是汽車行業試圖構建新的企業(行業)—自媒體關系的一個主動出擊。
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成為新的產業風口,尤其是涌現出了像蔚來這樣的造車新勢力,它們受到更多的輿論關注,包括媒體監督、自媒體評議等的跟進,這其實有著必然性。一定程度上說,輿論的關注、行業的監督、評議熱度,也代表的是行業的影響力。但也不可否認的是,這之中難免存在著魚龍混雜的一面。如一些甚至可能涉嫌有水軍操縱,這的確給一些企業帶來困擾,甚至影響到正常的行業生態。
于此來說,企業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這表明一些自媒體的操作,可能的確令部分企業感受到了合法權益的受損;另一方面,企業的敢于維權,也利于更好地厘清媒體,包括自媒體批評、監督企業的邊界。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這種邊界可能是混沌的。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構建更專業的法務部門,并習慣了走法律途徑維權,一種新的監督生態及企業—自媒體關系或正在形成。這對媒體和企業來說,可能都是一個需要新的適應的階段。
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在當前網絡輿論異常發達的大背景下,輿論場的一些聲音被進一步放大,輿論生態與企業經營之間的關系也更為緊密。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得不拿出更多的精力來應對輿論的監督和關注,這也是現代企業經營需要接受的一面。但還是要看到,直接的法律維權僅僅只是處理好這種關系的途徑之一。如何構建起健康、良性的企業—輿論關系,這也考驗企業的智慧。
良好的輿論生態,是企業和行業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外部環境。在這方面,自媒體應該恪守法律邊界,平臺也應該守土有責。希望類似的案件能夠令企業和媒體(自媒體)的關系導入一個邊界更加明晰的良性發展軌道。理想狀況下,正常的監督批評權利理應得到保障,而逾越法律底線的惡意中傷和攻擊,也必將付出代價。(鄭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