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京9月30日訊由聯合中國平安推出的《金融消保大咖說》節(jié)目于今日播出,本期節(jié)目的話題是“防范電信詐騙保障財產安全”。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副中隊長高山在節(jié)目中介紹了近期發(fā)現的新形式電信網絡詐騙。
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副中隊長高山
“上半年,我們發(fā)現冒充金融客服詐騙也是比較高發(fā)的。”高山解釋稱,不法分子會給受害人打電話,自稱是官方客服,告知受害人其在大學期間辦理的貸款影響了個人征信,必須要注銷,否則以后買房、買車時會影響金融貸款,從而引誘受害人到相關平臺把錢轉到不法分子指定的賬戶中進行“核實”。如果受害人在大學期間確實辦理過貸款,會很容易相信對方,從而導致被騙。
高山提醒稱,個人征信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統(tǒng)一管理,非數據報送機構都無權刪除和修改。凡是自稱金融平臺、網貸平臺客服,提供注銷不良網貸征信記錄和賬戶的都是詐騙,“所有跟‘注銷校園貸’有關的都是詐騙”。
此外,高山表示,還有一種常見的騙術是冒充電商物流客服。不法分子會冒充網店的商家給受害人打電話,謊稱由于受害人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或者快遞包裹損壞,需要給受害人辦理退賠。然后以這種名義私下添加受害人的聯系方式,再讓受害人到相關的網站上進行操作。
“如果我們近期確實購買了相關物品,會比較容易相信對方,然后按照對方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操作,結果導致自己上當受騙。”高山稱,這種騙術在“618”、“雙11”、“雙12”期間比較高發(fā),不少人上當受騙。
高山提醒,如遇到類似問題一定要跟官方客服聯系,確需退賠也一定要通過官方網站進行操作,千萬不要私下添加對方的聯系方式。
節(jié)目簡介:
《金融消保大咖說》節(jié)目是聯合中國平安為積極配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jiān)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工作,號召廣大網友爭做金融好網民,普及金融基礎知識、提升金融消費者素養(yǎng),推出的金融消費者素養(yǎng)提升系列公益課堂,2022年計劃播出10期。節(jié)目旨在傳遞科學的投資理財理念,防止人民群眾受騙上當,引導金融消費者正確使用金融服務,倡導理性消費投資。
關鍵詞: 電信網絡
責任編輯:Rex_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