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的草莓溫室,一股甜絲絲的香味撲鼻而來。那紅艷艷的草莓讓人垂涎欲滴,鮮嫩的小白菜、茼蒿、生菜,生機勃勃。在土城子鄉澤豐農業有限公司,那翠綠的車厘子樹掛滿了手指肚大的青色果子,工人們正在疏果疏葉……近日,記者在昌邑區多個鄉鎮看到,室外寒氣襲人,溫室大棚里暖意濃濃,種植戶們冬閑不閑,忙著恃弄棚室作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產業發展是助農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昌邑區大力調整農業結構,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路子,發展現代農業,特別是以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大力發展“棚膜經濟”,逐步壯大規模化經營,大力推進集約化生產模式。昌邑區現有棚室面積1512.95畝,主要種植水果品種有草莓、葡萄、桃子、香瓜等,蔬菜種植以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等為主。
孤店子鎮吉雨草莓園負責人張金玲說,草莓園共有36個溫室,其中11個草莓棚,每個大棚0.8畝。從頭一年的八月末開始栽苗,到元旦前后可采摘,能采到五六月份。一個大棚純收入能達到3萬左右,是種玉米收入的10倍。
在孤店子鎮吉康綠谷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溫室里,草莓已經上市,小白菜、茼蒿等火鍋菜已經銷售了三成,管理員郝秀云正在忙著接待采摘的游客。
郝秀云說,他們采用的是“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方式。目前有社員103戶,現有55棟溫室,2023年3棟種了草莓。
“合作社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從農民手里流轉土地,農民一畝地的收入比自己種能增收300多元,還可以到合作社打工,又增加了收入。”郝秀云說,按照每個大棚能采摘5000多斤草莓,每斤平均30元錢計算的話,一個大棚能收入15萬元左右。
如果說種植草莓和“火鍋菜”需要技術,那么溫室種植大櫻桃絕對是個技術活。
7年前,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賀澤力懷著濃濃的鄉愁,返回從小長大的昌邑區土城子鄉,成立了吉林市澤豐農業有限公司,致力于發展現代農業,流轉了5.5畝地,蓋了8個溫室,嘗試栽種大櫻桃樹。
“因為不懂技術,這幾年虧損了不少錢,先后換了三茬樹才成功。”賀澤力說,他堅持改進,并持續投入,如今,三米多高的櫻桃樹上掛滿了果子。“6月份能成熟,每斤至少能賣150元錢。因為咱們這的果子溫差大,糖分高。”
村民張靜和姐妹們正在疏果、給枝條摘心:“農閑了,就來這里打工,每天能賺100多元錢。算下來,這個冬天,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昌邑區相關負責人說,該區依托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大力提高棚膜生產標準化、集約化、組織化、品牌化和產業化經營水平,實現四季溫室蔬菜和水果科學栽培種植、園區全年采摘觀光及果蔬銷售供應;推進建設規模化、良種化、標準化生產基地;積極推動“農業+電商”品牌化發展,全力推動農業企業和農民增收。
(江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春紅松花江網編輯 孫淑平 )
責任編輯:Rex_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