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老人能否“吃得飽”“吃得好”,直接關系到居家養老生活質量。對于高齡、獨居、空巢老人來說,“吃飯難”問題往往格外突出,助餐需求尤為迫切。
目前,全市已經發展1000多家養老助餐點。在大柵欄街道延壽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簡稱“銀鶴苑”),“父母食堂”推出的助餐服務得到全方位提升。
【資料圖】
調研樣本
堂食
拐彎兒就到 在家門口吃熱乎飯
土豆紅燒肉、孜然鴨胸、木須肉、蒜蓉蒿子稈、熗炒圓白菜、米飯、饅頭……臨近中午11點,銀鶴苑的工作人員陸續將熱氣騰騰的飯菜端到取餐口。
“這菜真不錯,聞著就香。”家住延壽街的于阿姨做完手術以后,身體還沒完全恢復,做飯實在力不從心,幾乎每天都會過來用餐,“一葷一素,不要主食,刷老年卡只要十幾塊錢,方便又實惠。”
家住楊梅竹斜街的孟阿姨同樣是這里的常客,早早趕來的她正跟街坊聊天。“拐個彎兒就到,在家門口也能吃熱乎飯。”孟阿姨家里沒有廚房,做飯向來是“老大難”,“只有一個電磁爐,頂多煮點兒面條,還是這邊品種多,做得也好吃。”
過了11點,銀鶴苑逐漸熱鬧起來。楊大爺端著滿滿一大盤飯菜,找了個空位坐下來。“天天來,拿這兒當自家食堂,都吃出感情了。”楊大爺一個人住,因腦梗留下后遺癥,很少開火做飯,“這邊比外面飯館干凈,吃著放心。”
“叔叔,飯菜合您口味嗎?要是咸了淡了,或者還想吃什么,盡管跟我說。”用餐高峰期,驛站站長鄧育總會笑盈盈地走到餐桌前,俯下身來詢問老人們的意見。
“我們不光要保證食品安全,還要讓老人愛吃,根據老人的喜好,動態調整菜單,這是一個雙向互動、反復磨合的過程。”每天早上,驛站工作人員都會把當日菜單發到助餐微信群里。在嚴把原料關的基礎上,銀鶴苑堅持“葷素搭配、主輔結合”的原則,推出一葷一素、一葷兩素、兩葷一素三種套餐,使用老年卡均可享受優惠,價格分別為15元、18元和22元。
自去年9月1日起,西城區養老助餐點統一使用“西城區父母食堂”品牌,開設在銀鶴苑的老年食堂作為首批助餐點被納入服務名錄,基本養老服務對象能夠享受每人每天5元的就餐補貼。
定制
個性點單 讓老人嘗到家鄉味
“阿姨,這是您訂的肉餅,剛出鍋的,您趁熱吃。”在取餐口,工作人員不時遞出老人們點的私房菜,這正是銀鶴苑最新推出的定制服務。
在操作間,記者見到了正忙著烙餅的大廚楊曉軍。“每天定制的都不一樣,今天點肉餅的特別多,差不多有四五十份。”早上6點,楊曉軍就開始忙活起來,從和面到拌餡,手上一刻不得閑。
“天天吃食堂,難免會吃膩,老人們也想換換口味。”如何滿足老人用餐方面的個性化需求?鄧育帶著工作人員開展了大量調研工作,累計收集問卷240余份,力求摸清老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并據此推出定制私房菜。“有老北京人愛吃的肉餅、炸醬面、鹵煮火燒,湖南口味的米線、臘肉炒蘿卜干,東北特色的小雞燉蘑菇、白肉燉酸菜,還有山西刀削面等各種面食,爭取讓老人嘗到家鄉味,吃出幸福感。”
段大爺在單位吃了一輩子食堂,總想來點兒特別的。“現在好多飯店做的東西都一樣,甚至都是用一個味道的料理包,從沒見過大廚長什么樣。哪像楊師傅,跟我們都成了老朋友,彼此之間互相信任,想吃什么都能跟他商量。”在銀鶴苑,段大爺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清炒蝦仁、蔥爆羊肉,還有酥脆可口的炸帶魚、蔥花餅。
對楊曉軍來說,老人們提出的新菜品很多都屬于“超綱題”,但他還是會盡力嘗試。晚上8點多,銀鶴苑依舊燈火通明,鄧育忙完日常工作,也會跟著楊曉軍一遍遍琢磨新菜品。“老人有時候就惦記那一口,吃到以后特別高興。”
送餐
飯菜上門 頓頓有肉不重樣
“其實,能來驛站吃飯的老人身體都還算好的,有些老人出門都困難,我們就給送到家里去。”每到飯點,驛站工作人員張曉東就要忙著給當天訂餐的老人打包飯菜。大柵欄街道到處都是彎彎繞繞的小胡同,進了院子也要七拐八拐,但張曉東總能準確找到老人的家。
“阿姨,給您送餐了。”“好的好的,這就來。”“您別急,當心腳下。”聽到張曉東敲門,家住琉璃廠東街的吳阿姨趕忙起身,半身不遂的她行動不便,還要照顧長期臥床的老伴兒。接過飯菜,吳阿姨一連說了好幾聲“謝謝”。
張曉東騎上送餐車,又給家住陜西巷的馬大爺帶去飯菜。像大多數住平房區的老人一樣,馬大爺家里只有一間房,東西堆得滿滿當當,根本沒有做飯的地方,過去只能在門口小賣部買點包子湊合一下,“哪像現在,頓頓有肉有菜,每天還不重樣。”
烈日當空,張曉東送到施家胡同王阿姨家時,臉已經曬得通紅,汗珠順著額頭直往下淌。“快進來擦擦汗,歇歇腳。”王阿姨招呼張曉東坐下,隨手遞上紙巾。
“張師傅人特好,我這邊想吃什么,給他發微信就行。”每次送完餐,王阿姨都會邀請張曉東進屋坐會兒,“我也不拿他當外人,有什么困難就跟他說,他都愿意幫忙。”
送餐之余,張曉東總會再為老人多做一些。“有時候順便幫老人帶個垃圾,或者進屋陪老人聊一會兒。”在鄧育看來,給老人送餐也是巡視探訪的好機會,“可以看看老人家里的插座有沒有安全隱患,老人身體狀況怎么樣,需不需要幫忙開藥。這些情況反饋回來以后,我們就能及時安排專人跟進。”
民有所呼
助餐服務盼一網通查
鐵西社區居民:
只去一家老年餐桌吃飯,時間長了會覺得提不起食欲,就想試試別的食堂,但目前還很難查到養老助餐點的具體信息。以后,如果也能像外賣一樣,有統一平臺可以查詢,在手機上搜索附近有哪些養老助餐點,每家都有什么菜品,需要送餐直接在上面下單,那就更方便了。
通惠家園居民:
現在很多養老助餐點的飯菜都是以大鍋菜為主,沒有太大的可選余地。希望今后多征求一些老人的想法,試著換點新花樣,比如推出一些特色小吃,或者現做的炸醬面、打鹵面、水餃之類的,讓菜品種類更豐富一些,吃起來能有新鮮感。嘗試以后,也可以讓老人給打打分,收集一下反饋意見,這樣效果會更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