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意見》。建議重視電力體制改革政策加速、電力投資具備韌性、高溫缺電背景下,電力IT廠商價值凸顯等多因素催化下的板塊投資機遇,推薦朗新科技(300682)(300682.SZ)、遠光軟件(002063)(002063.SZ)等,受益標的包括國能日新(301162)(301162.SZ)、安科瑞(300286)(300286.SZ)等。
 (資料圖)
(資料圖)
事件:
高層定調加快電力體制改革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更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開源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政策持續加碼電力體制改革,電力IT成長空間有望打開
早在2022年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即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2025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初步建成;2030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的目標。
2023年5月,國家發改委先后發布《關于第三監管周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政策,加快電力市場化改革進程。此次中央深改委會議定調,彰顯高層對電力體制改革重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有望加速電改進程,打開電力IT廠商成長空間。
電力投資具備韌性,電力IT行業持續景氣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講話,2023年電網投資將超過5200億元,創歷史新高;據南方電網官微,南方電網2023年加快推進電網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等在粵項目建設,預計項目總投資額超2600億元,年內計劃投資約800億元。
根據中電聯,2023年1-5月份,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2389億元,同比增長62.5%;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1400億元,同比增長10.8%。電力投資強勁,為電力IT廠商提供充沛成長動能。
高溫背景下用電負荷壓力攀升,電力IT廠商價值凸顯
中電聯預計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3.7億千瓦左右,較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左右;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氣候,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較2022年增加1億千瓦。此前,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梁昌新也表示,預計2023年全國最大電力負荷可能超過13.6億千瓦,較2022年有較大增長。
根據36氪引自國家電網數據,通過火電廠實現電力系統削峰填谷,滿足5%的峰值負荷需要投資4000億;通過虛擬電廠,在建設、運營、激勵等環節投資僅需500-600億元。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新能源裝機比例及用戶側間歇性負荷的進一步增長,對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電力領域具備豐富行業know-how的電力信息化廠商有望乘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東風,迎來新一輪成長機遇。
風險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研發不及預期風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