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幸福的散戶是很容易辦到的
是要有一顆平常心,要以一種投資的心態入市,雖然股民進入股市的目的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賺錢,但股市畢竟是一個充滿了風險的投資場所。
而且,盡管在股市里有時候投機會讓你賺取到更多的錢,但投機同樣會讓許多的股民損失慘重。
(相關資料圖)
雖然我們的股市還處在政策市階段,但股指的總體運行還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漲多了要跌一跌,
跌多了也會漲一漲,漲漲跌跌有如潮起潮落,這是股市的自然規律所在。
因此,作為股民一定要做到不以漲喜,不以跌悲,而保持一顆平常心看待股指的運行。
其實股指或股價上漲的過程,應是風險積累的過程;而股價的下跌則意味著風險的釋放。
而作為投資者如果能以一種投資的心理入市,在股市的風險得到較好的釋放后買入股票,
而待股價上漲、風險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再賣出股票,如此反復操作,投資者要在股市里不賺錢也都難了。
成為一個優秀的專業交易員十分簡單,只要你能樹立在市場上生存的正確原理,并堅持恰當地運用它。
關注的重點知是與趨勢有關的一切因素,正確地把握趨勢后,整個交易系統的勝算就大大提高了。
不要試圖預測白云明天的形狀和今天有何不同,你只需看到烏云濃重時帶一把雨傘出門就行了。
金融市場上的預言就是——趨勢真正突破時跟進!
大家都可能經歷過被套,但是大多數人在被套后,選擇裝死不動,
或者補倉,直到把子彈打光,終于下定決心割肉的時候,往往也是股價已經到了跌不下去的時候。
所以,經常有人開玩笑:主力資金盯著我干嘛。
股票被套,就會選擇“死扛到底”,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1、虧錢了不甘心
大多數股民進入股市時,都是帶著一個發財夢的,
雖然開戶的時候,證券公司總是要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但股民心里想的卻是另外一句話:“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2、認為浮虧不是虧
很多股民認為,股票被套不是真的虧損,只是賬面上的虧損而已,
股票總是漲漲跌跌,有些股票跌了八十個點,最后一個月又全漲回去的也有不少,
但是如果真的割肉了,錢就真的虧掉了,股票上漲也和自己無關了。
3、缺乏正確認知
很多股民缺乏股市的投資知識,其實有很多股民,連股票是什么都沒有搞清楚,
反正只要買了會漲能賺錢就行,甚至根本不關心自己所買的股票,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他們只會認為,股票只要不賣出,總有一天會漲,忽略了股票價格的波動,本質上是由背后的上市公司基本面決定的,
如果一家公司基本面不斷惡化,50元買入,跌到20元繼續扛,最終還是會越來越低,甚至直接退市。
股票被套,應該離場還是硬扛?
1、套在階段性熱點龍頭的頂部。
這只個股是次新股,開板經過整理,拉出一波轟轟烈烈的大牛行情,
如果我們買在了頂部的位置,想要通過死扛來解套,基本不太可能,就算有可能,也不知等到猴年馬月。
中石油就是很好的例子,新股上市那會,最高去到46塊,但沒想到那是歷史最高點,
15年牛市時最高才回到14塊多,遠遠沒到歷史最高點,目前保持在10塊以下震蕩。
所以,我們要注意了,新股上市被資金爆炒,估值嚴重溢價,若套在了頂峰,那還是早點止損吧。
2、套在震蕩箱體的頂部。
個股運行在箱體內,當我們被套在第一個圈圈的位置,死扛一段時間,就能解套了。
當我們被套在第二個圈圈的位置,同樣地,死扛一段時間,后市也給出了解套的機會。
對于這類在箱體內運行的個股,被套在了箱體上方,
一般會有解套的機會,一旦解套,及時出來再說,突破箱體后走拉升行情的,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幾個解套的方法
1、向下差價法
前提:要判斷準確后市是向下走勢
股票被套后,等反彈到一定的高度,估計見短線高點了,先賣出,待其下跌一段時間后再買回。
通過這樣不斷地高賣低買來降低股票的成本,
最后等總資金補回了虧損,完成解套,并有盈利,再全部賣出。
2、 資金復位解套法:
假如我們是10元成本的股票,當時買了1萬股,總共花了10萬,現在股價跌到了5元,只剩下5萬。
也就是說,套了5萬。那現在的目標,應該是讓這5萬的資金重新回到10萬,
資金就可以得到解套,就不需要等到股價漲到10元去再解套。
和向下差價法的原理是一樣的,即“高拋低吸”,所有的股票都適用。
但是被套的股票必須嚴格按照波段操作買進和賣出,中間不能換股操作,賣出后資金只能專款專用,因此必須要耐得住寂寞。
這樣反復的波段操作,等到股票價格回到你第一次買的價格的時候,或者還沒到,你已經解套或者有盈利了。
如果一個投資者認為他要做的只是尋找“圣杯”、正確的公式、看圖表的秘訣或某個能告訴他做什么和何時做的大師,
那么他永遠也不會擁有像巴菲特和索羅斯這樣的技能。
經受賠錢的痛苦是經驗積累的重要環節,對這樣的損失,給出什么反應,
是決定一個投資者最終是成是敗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交學費可能是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巴菲特和索羅斯都用了幾乎20年才完成這個過程,但他們是以一種非系統化的方式走過這段路的。
交學費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即使由于偶然因素贏錢,最終都會還回去,巴菲特和索羅斯都交了近二十年的“學費”,后來才成為投資大師。
認為不學習就能夠取得與投資大師相同的成績,就好比沒有學過拳擊就像和泰森過招一樣可笑。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




